四種不一致的應對姿態
一個人如何溝通,與他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有非常重要的關聯。
不一致的溝通姿態是我們小時後從原生家庭學習而來的。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為了得到父母的愛與關注,
當一個人說的話(口語的訊息)與表現出來的行為(非口語的訊息)互相衝突時,就是不一致的溝通。
指責
當一個人在壓力情境下,對他人作出批評、否定、貶低等負面評價,用一種上對下的姿態威嚇使其屈服,整個人如同武裝的薔薇一樣,這就是「指責」的應對姿態。
在關係互動中,指責的應對方式會藉由指責、威嚇,來控制他人聽命於自己。為了避免在他人面前展現出自己內在真實的模樣,透過高昂強勢的聲調和言語,來隱藏自己內心的脆弱與不安。經常將自己置於高處,以權威者的角色使他人感到恐懼,來阻隔外在的威脅。
採取「指責」應對的人,其實內心纖細敏感,只要一點外在刺激,就很容易產生過度反應。為了保護自己,避免受傷,因此,透過武裝的方式,使自己無論是在行為或態度上,都必須強硬起來,以向他人彰顯自己內在是強大的,來遮掩脆弱不堪的心。在親密關係中,容易形成「焦慮-逃避」依附的負向循環。
指責的內在真實聲音可能是:
- 我是對的,你必須得聽我的。
- 只要我表現的強勢,就不會有人可以傷害到我。
- 沒有人會真的愛我,所以我得使用高壓手段才會受到重視。
形象:國王
特徵
- 總是先檢討他人
- 犧牲他人來成就自己
- 控制威嚇,使人感到害怕
- 高要求、高期待、高標準
- 經常貶損、否定、責罵他人
- 大多擔任企業主管、領導者
- 面對他人的批評易惱羞成怒
- 跟著情緒走,理智線經常斷裂
- 採用強勢、攻擊的聲調和語言
- 無意識地不斷評價、批評、苛求他人
說話方式
「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!」
「這都是你的錯!」
「你可不可以懂事一點?」
「你為什麼永遠做不好事情?」
「你到底怎麼搞的?」
「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?」
「你以為只有你累嗎?」
「我真是受夠妳了!」
「我會生氣都是因為你!」
「你要為我負責!」
盲點
- 別人要為我的情緒負責
- 我只要表現的強勢,別人就會怕我
- 即使知道自己有錯,也不願承認錯誤
改變方向
- 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。
- 多傾聽他人意見和想法。
- 允許、接納自己也會有失敗的時候。
討好
當一個人在壓力情境下,想取悅他人,而忽略自己的感受與需要,看輕自己的重要性,整個人如同唯唯諾諾的小媳婦一樣委屈自己,這就是「討好」的應對姿態。
在關係互動中,討好的應對方式會藉由服務、取悅或滿足他人,來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。分不清人我的心理界線,任憑他人攻擊、傷害、貶損,無法認同自己,更看不見自己的價值。過度依賴他人的評價而活,當被他人需要和認可時,才有辦法認定自己存在的價值。
採取「討好」應對的人,認為自己沒有價值,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與感受,放棄自己生存的權利,將個人生命的主權交給他人控制。有些討好應對者會出現受害者情結,運用他人對自己的同情來滿足需要,擅長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。
討好的內在真實聲音可能是:
- 我必須配合你,你才不會生氣。
- 我是沒有價值的人,別人都比我重要。
- 我的付出,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回報。
形象:僕人
特徵
- 沒辦法直接要求別人
- 情緒豐沛,經常哭泣
- 遇到問題先檢討自己
- 講話委婉,不夠直接
- 滿腹委屈卻無處宣洩
- 認為別人總是比我重要
- 犧牲奉獻,一直在照顧他人
- 經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和需要
- 情勒高手,易讓對方感到愧疚
- 經常附和,不敢表達真實想法
說話方式
「這都是我不好/是我的錯」
「你不要生氣了好不好?」
「沒有了你,我就一文不值」
「你是對的」
「我會改進」
「你決定就好」
「只要讓你高興就好」
「沒事、沒事,我沒關係」
「我不值得、我不重要」
「好啦~乖~聽話喔~」
盲點
- 無論做得再多,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- 只要我再多忍讓一點,事情就會有所改變。
- 忽略自己,不斷付出,難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。
改變方向
- 多為自己著想。
- 學會要求別人。
- 看重自己,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。
超理智
當一個人在壓力情境下,將自己與他人的內在經驗隔離,呈現出理性、分析、說理的模樣,整個人如同電腦一樣缺乏情感,這就是「超理智」的應對姿態。
在關係互動中,超理智的應對方式會盡可能地避免與人產生情感層面的連結和交流,僅針對事件或問題的內容、細節、策略和解決方法進行討論。企圖在溝通中掌握主權,以理說服對方,證明自己是對的。
採取「超理智」應對的人,認為表露感受是弱者的表現,會使自己顯得丟臉、弱懦和無能,對問題解決沒有任何益處,有效解決問題才是當務之急。
超理智的內在真實聲音可能是:
- 一切都要在我的掌控之中,才會有安全感。
- 表露感受易使人失控和混亂,會顯得自己懦弱無能。
- 我需要展現邏輯和表達見解,才會受到他人重視。
形象:工程師
特徵
- 喜怒不形於色
- 壓抑感性,訴諸理性
- 外表看起來聰明、冷靜
- 據理力爭,證明我是對的
- 不計任何代價追求事件真相
- 不斷提供看似高明的建議或見解
- 引經據典證明自己論點的正當性
- 邏輯魔人,狂挑他人語病與漏洞
- 善於分析,喜歡有條理的講述事情
- 說話可能缺乏重點,過度重視細節
說話方式
「這一定是流程出了問題」
「哭有什麼用,哭就能解決問題嗎?!」
「這件事會這樣,是因為⋯⋯」
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
「情緒不重要,解決問題才重要」
「應該就事論事,不要感情用事」
「俗話說的好,靠人不如靠自己」
「什麼時間就該做什麼事」
「按規矩來,該怎麼辦就怎麼辦」
「我是理性客觀的,我的想法是根據⋯⋯]
盲點
- 忽略情感,傾向説之以理。
- 除非能說出一番道理,否則不會被人相信。
- 只要我能找到理論的邏輯和規則,就能解決問題。
改變方向
- 用動之以情的方式影響他人
- 用他人的語言溝通,打進關係
- 練習傾聽和理解他人的情緒與感受
打岔
當一個人在壓力情境下,想轉移大家注意力,試圖改變話題,不在當下,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,整個人像是「沒魂有體的稻草人」,這就是「打岔」的應對姿態。
在關係互動中,打岔的應對方式會盡可能地遠離會使自己感到焦慮或緊張的情境,藉由轉移話題、講些不相關的話、打斷他人說話、說笑話製造歡樂、不按牌理出牌、作怪搗蛋、心不在焉,甚至離開現場,使自己得以暫時脫身,降低焦慮感。
採取「打岔」應對的人,外表看似幽默有趣,實際上內心深處卻會認為「我不重要」、「沒人在乎我」。當面臨壓力時,會暫時封閉自己的感官知覺,逃避衝突,身心可能處在失神、混亂迷茫的狀態,以保護自己。在親密關係中,容易形成「焦慮-逃避」依附的負向循環。
打岔的內在真實聲音可能是:
- 沒有人在乎我、重視我。
- 我不可能把事情處理好。
- 我不重要,不按牌理出牌才能獲得注意。
形象:小丑
特徵
- 顧左右而言他
- 左耳進右耳出
- 遇到困難容易放棄
- 無法待在高壓的環境
- 心不在焉,不在當下
- 保持沈默,不作任何回應
- 無精打采,可能沈迷黃賭毒
- 幽默風趣,常是大家的開心果
- 離開現場,避開感到威脅的人事物
- 外表看似輕鬆,內心卻無比焦慮不安
說話方式
「誒嘿!!!」
「下雨了!」
「今天過得好嗎?」
「今天的天氣挺不錯的」
「跟你說一件有趣的事情」
「先別說這個了,你聽過⋯⋯」
「你剛說什麼,我沒有聽到」
「蛤?」
「(無語)」
「你的衣服好漂亮,在哪裡買的」
盲點
- 只要能躲過一時,就能逃過一世。
- 及時行樂就好,日子過一天是一天。
- 遠離高壓環境,問題自然就會被解決。
改變方向
- 學習負責,擔起責任。
- 練習正念呼吸,讓自己回到此時此刻。
- 訂定階段性目標,將大問題拆解成數個可執行的小問題。